中国楼市的巨轮,将要驶向何方?
过去,我们的住房制度学习是香港那一套,靠卖地来取得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独享了土地一级开发的增值收益,开发商天价拿到的地,自然要卖天价的房。
在这一模式下,香港的地价越来越贵,房价越来越高,绝大部分人一生都为一个狭小的房子而终年奋斗,生活凄苦可见一斑。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未来,我们将向新加坡模式看齐。
新加坡的住房体系以公共为主,私宅为辅。在立国之初,便将公共住房建设作为优先任务,目前形成以组屋和共管公寓为主的保障房市场和以中高档公寓、别墅为主的私人住宅构成的住房体系。
新加坡的组屋类似于我们的“廉租房”,一般是政府出资购买,然后租给穷人,租金只是象征性收取,只占穷人收入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占到了整个住房市场8成。
新加坡组屋的每平米房价被严格限定在城市月均收入的2倍,换句话说一个家庭一个月能买1平米的这种组屋,由于这种房子不大,通常也就是50-60平米,如果是新婚夫妇,大概5年时间就能买的起这样的房子。
除此之外,新加坡在核实收入后,可以通过多渠道发放最多80-90%的贷款,那么也就是说新婚夫妇半年到一年就能攒到首付,这样低收入居民就能早日住到房子。
新加坡的共管公寓类似我们的“共有产权房”,这部分比组屋更上一层,价格只是纯商品房的7成,每平米房价大概比家庭月收入的1.5倍左右,换句话说一个家庭买一套这样的房子,需要努力10年左右,这种房子10年后可以自动私有化。
在如此大的保障房供给之下,新加坡的商品房也不怎么涨价,现在平均价格也就是组屋的三倍,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奋斗15年,怎么也能买套商品房了。
而为了保正不被不法之徒薅羊毛,新加坡制定了严刑峻法。
规定申请组屋要提交真实合法的材料,如果有弄虚作假会被罚款甚至6个月监禁,另外这个房子也是5年不许卖,过了5年要卖还得当地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基本上杜绝了炒房的可能。
简而言之,就是把房子分为保障房和商品房两大类,保障房由政府主导,属于公共属性,专门面向普通居民;而商品房归于市场,专门服务于有钱人,爱涨多少涨多少,这部分将是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
新加坡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国土面积只有626.4平方公里,如此弹丸小国却在世界上第一次兑现“居者有其屋”的承诺,以政府的力量实现了绝大多数国民的安居梦。
未来,中国将会形成一套以新加坡为师而兼具“中国特色”的住房模式——商品房(市场化,价高者得)+平价住宅(共有产权房,封闭运行,去投资属性)+租赁住房(中低端市场,租购同权)+保障房(穷人)。
在这个体系中,政府会维持强有力的存在,也会握有越来越多的可调配资源,不会将住房问题全托于市场自有调剂。